聊聊
正余弦编码器的那点事儿
要说正余弦编码器,得先聊聊方波增量编码器,这样更容易理解。
方波增量编码器输出的是 AB 脉冲信号,就像高低电平交替变化。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,这叫上升沿。编码器工作时,就是不断重复这种上升沿的变化。它的分辨率和码盘上的刻线是对应的,转一圈,AB 信号会重复很多次。比如码盘有 1024 道刻线,那转一圈就会输出 1024 个信号周期,所以说它分辨率是 1024 线或者 1024 个脉冲,都是一个意思,指的就是每圈的信号周期数。
想提高分辨率的话,有时候会用四倍频。简单说,就是不光算上升沿,下降沿也一起算,这样每个周期就能分成四步。

图为正余弦编码器的波形照片
除了 AB 脉冲,还有个很重要的参考标记,就是零位标记,一圈就出现一次,用来确定原点。所以增量型编码器在一圈里,一般只能确定一个绝对位置。
那要是还想提高分辨率,就得增加码盘刻线的密度。但方波增量编码器有两个限制。一是码盘尺寸,比如 60mm 外径的,刻线一般超不过 10000 线。二是输出频率,转速和分辨率越高,频率就越高,而高频信号不好远距离传输。
再来说正余弦编码器,它和方波增量编码器的 AB 正交脉冲有点像,但不一样的是,它通过 A、B 通道输出的是正弦波和余弦波,峰 - 峰值是 1V 或者 2V。转一圈也会产生多个正余弦周期,比如 512、1204、2048 这些。
别看它的物理分辨率好像不高,但在控制器或者驱动器里,通过电路处理,每个正余弦周期能通过反正切插值运算分成很多步,这样分辨率就上去了。
有个公式是 X=Arctan (Sin (X)/Cos (X)),根据正弦和余弦信号的实时幅值,用这个公式就能算出编码器在当前周期里的确切位置,也就是电角度。这得看 AD 转换的分辨率和信号质量,每个周期通常能分成 2?? 到 2??步。
细分后的总分辨率就是每圈的周期数乘以每个周期的细分步数。比如每圈 1024 个周期的,按 13 位细分,总分辨率就是 2??×2??=2??。
不过要注意,细分后的分辨率是控制器或驱动器算出来的,不是编码器直接输出的哦。
了解更多
增量编码器相关知识,敬请关注天美糖心果冻星空网站。公司技术团队为您免费提供编码器的选型、安装、调试、保养等技术指导服务,尽量避免公司因为编码器技术人员的短缺带来的损失,采取拉线上+拉线下服务的服务形式,帮助公司解决技术难题。